中国地震局2025年“为群众办实事” 10大重点项目进展情况一览
发布时间: 2025-07-31 点击数量:76在广泛调查研究、深入察访民意的基础上,结合防震减灾领域重点工作和群众关切,中国地震局在今年初确定了2025年“为群众办实事”10大重点项目,现将上半年进展情况通报如下。
一、服务西藏定日6.8级地震恢复重建
配合发改、住建部门编制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指导方案。在地震科考基础上,向西藏提出科学避让地震地表破裂、活动断层展布带以及砂土液化易发区的规划选址建议,服务2.4万平方公里的45个受灾乡镇。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给出每个受灾乡镇居民住宅的抗震设防要求,服务17万居民住房建设。目前,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已全面展开,预计年底前全部迁入新居,住上新房。
二、推动城乡居民住房抗震能力提升
稳步推进第六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确定全国潜在震源划分方案,构建地震活动性模型、地震动预测模型、场地地震动调整模型,编制全国1:100万地震危险性区划图V1.0版本。编印3册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典型案例集,涵盖城镇住宅、农村民居、学校、医院、水利、桥梁、电力设置及应急避难场所等8类房屋设施51个典型工程案例,为各地提供引领示范。协助推进重点地区10万户农村民居抗震加固。推动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等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打造韧性城市建设雄安样本。编制《医院病房抗震能力改造提升行动技术导则》。
三、扩大公众地震预警服务
建立地震预警服务“链长责任制”,从铁路、管网、水利、核电、特定重大工程、校园以及公众等7个方面实施地震预警服务。联合国铁集团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高铁列车和新闻频道上线地震预警公益宣传片,与国家应急广播中心签订合作备忘录,试点接入腾讯QQ提供全国性第三方地震预警信息转发服务,与国家教育考试院为全国1300余万学生高考提供地震安全服务。截至6月底,全国地震预警公众服务覆盖超1.8亿,相比年初增长超60%。其中地震预警微信小程序用户3054万,相比年初增长107%;电视预警覆盖地区达到9省(市),总用户5220万户,相比年初增长67%。在河北永清4.2级、云南洱源5.0级、广东清远4.3级等多次有影响地震中数秒内向震中周边用户推送地震预警信息,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四、指导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面向全国发布《防震减灾基本知识与技能大纲》,明确现阶段公众应该具备的18条知识与技能。联合教育部发布5个震后学校应急避险疏散典型案例,组织指导各地中小学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1万余场。发布中小学生地震应急避险系列挂图、演练集锦、避险专题访谈节目,展播10部科学传播师主题班会优秀作品,为各地学校提供资源支持。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云南省保山市震感强烈,保山市第一中学3500余名师生第一时间科学避险,震动结束后1分15秒内全部从教学楼有序撤离。6月25日四川宜宾市珙县发生4.5级地震,巡场镇第一小学近2500名师生第一时间就近避险,在强烈震动结束后3分钟内全部安全有序撤离。
五、联合推进“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
会同教育部、国家民委、中国科协、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在兰州举行年度首场活动,8.6万余所学校的4400余万名师生和约800万网络用户观看,在海南、甘肃举办专场活动。通过“开学第一课”、研学、公益展播等多种形式,向1936所学校师生普及地震知识,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
六、建设公众逃生避险实训基地
完成四川公众逃生避险实训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特许经营方案初稿,正积极筹备资金,推动前期立项。山东公众逃生避险实训基地一期初设通过评审,与相关方面达成合作建设展项共识。湖南省地震局与韶山市政府签订科普实训基地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七、开展乡村振兴帮扶
地震系统共帮扶1个县、48个村、结对共建65个党支部,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2445万元。围绕“五大振兴”,在定点帮扶的永靖县实施12个项目,已完成协议签订和资金拨付,其中,黄芪、文冠果代用茶生产项目预计直接带动项目区农户户均增收1万元左右;巨菌草种植技术试点推广项目预计收获低成本优质饲草(鲜草)320吨;百合育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预计可带动农户户均增收2万元,并促进百合加工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八、为基层、科研人员减负
严格精文减会,实行发文总量全口径计划管理,实行会议计划管理和总量控制。加强工作统筹,建立重点工作预安排机制,运用周安排、月计划清单式管理重点工作,最大限度减少频催急报。改进新闻报道,简化会议活动报道,科学回应社会关切。加强调研计划、备案管理,完成重点调研备案17次,杜绝扎堆调研。整合优化3类5项考核,压减综合考评指标数量近80%。2025年,4家研究所共聘请科研助理78人,协助科研人员开展科研项目日常经费支出、财务报销,合同归档等事务性工作;设立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54个,其中由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担任负责人的项目占比超过60%,获得广大科研人员一致好评。
九、开展西藏局弥散式供氧设施改造
为西藏自治区地震局机关办公大楼、应急指挥中心、拉萨中心站和阿里中心站供氧,项目建成后预计弥散供氧面积达5741.99平方米。已于4月21日进场施工,完成布线、办公楼氧气管道焊接、23台套设备采购,预计8月底前交付使用。
十、实施办公区域安全隐患治理
开展系统内办公区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对办公区、地下空间、库房等区域开展全覆盖检查,对职工开展安全防范意识培训、应急疏散和消防演练,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开展中国地震局地下空间维修改造,完善人防、消防功能,拓展地下空间使用功能,已于6月12日进场施工,预计8月底前完成改造。
后续,中国地震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强化以人民为中心、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理念,把“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抓紧、抓细、抓好,着力在解决防震减灾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上下真功、出实招,切实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https://www.cea.gov.cn/cea/xwzx/fzjzyw/5822985/index.html
上一篇
下一篇